由于各种电梯事故频繁出现,尤其是儿童乘坐电梯危险性高,各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,电梯的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,同时国家也在加大力度对设备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,我国新的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,备受关注,对电梯产业在生产、维保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在2013年底,国家质检总局官网通报了“2013年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监督抽查及行政处罚情况”,监督抽查范围之广、行政处罚力度之大,被业界解读为“这次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开始‘动真格’了,是《特种设备安全法》执行的前奏”。
接着在2014年1月1日,中国首部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》(以下简称“特设法”)正式实施,特种设备的管理首次被纳入法律的框架内。2013年6月29日,该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获得通过。
《特设法》的正式实施,为那些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特种设备如电梯、客运索道、大型游乐设施等,从生产到使用系上了一根“保险绳”。“保险绳”的着力点,也即特设法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分清责任,对电梯生产(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改造、修理)环节与使用环节责任做了区分。在特设法第十三条细则中明确提出:“特种设备生产、经营、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、经营、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”。
据了解在1月7日,国家质检总局又发布6个修改单,分别针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、杂物电梯、消防员电梯、液压电梯、防爆电梯、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,修改内容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。这次发布的6个电梯检规修改单,修改幅度大、涉及面广、过渡时间极短,“请电梯企业早做准备,以免重蹈2012年扶梯新国标、新检规执行时的迷茫”。
《特设法》的实施也让电梯行业有法可循,有法可依了,变得更加规范,人们出现乘坐将会更加安全放心。
关于更多电梯知识请登录:http://www.mc1918.com